|
|||
每年都能遇到很多家长反映:因轻信学校预估线,满怀希望地填了志愿,但录取线高出预估很多,导致孩子没有好学校上。笔者于是决定对学校预估线作个分析。 通过整理分析近三年的高中预估线,可以管窥各高中预估线划定的基本策略,除可以进行横向比较外,还可以通过纵向比较,得出部分学校的预估线思路。 去年中考参照有讲究 2013年中考命题与前两年相比,明显难了很多,导致中考分均分降了20多分,因此各校的预估分普遍偏高,因此,在对照分析时要有所调整。 部分学校预估线有偏差 三年平均误差在10分以上的多达5所,有的学校连续三年预估线误差在10分以上,且最高分差达20多分。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政策变动、考生人数、试卷难易等因素导致预估有难度,另一方面可能因为学校对招生有特定的期望,借预估分来进行调节。 为何预估线普遍低 从三年的数据分析来看,如果把2013年录取分加上20分算作常态来看,几乎所有学校的每年预估都是低的,平均低了近8分。为何每个学校、每年都低呢? 因为中考志愿填报及高中预估线都是在分数出台前完成的,学生的估分与中考阅卷后得出的分数会有很大差别。而高中并不能确切知道填报人数及今年中考的具体分数,只能根据往年的情况来推测可能的分数,不太可能做到十分准确。 所以,家长要冷静、科学地对待预估线,多方面了解与测算各种可能性,合理地选择及填报志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