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服务热线:400-661-9909
您的位置:首页 > 扬子动态 > 企业资讯 > 天铁:随身携带的“镌刻岩画”
在线登报
天铁:随身携带的“镌刻岩画”
  • 作者:佚名 2014/8/15 7:45:38 来源:扬子晚报 【字号: 】 查看

    天铁挂件

    天铁一向神秘,只因与天降概念有关。这件天铁牌采集于炉霍藏区,说它是同类中的极品并不为过,它依然保留着匈奴牌饰的那股劲与早期自然崇拜意蕴,又与后世的藏区天铁(原始宗教时期与藏传佛教时期)的趣味保持一定的距离,是一件时间上连接青铜时代与中古时期、空间上连接北方草原与藏区的一个饶有兴味的难得物件。

    此牌铜质,单面工,背平,高6厘米,宽5厘米。镂空浇铸,左右布局,左侧上为蟾蜍,下为大眼人,右侧为一组上下排列动物组合,类似虎-羊-虎-羊。包浆熟润,间含朱砂斑。压手。在天铁中属于大个,文饰复杂,内涵丰富。

    这风格让人联想到草原岩画,我们可以看到有匈奴岩画所谓“动物花纹”的特点,岩画中也常见许多姿势相同的动物匀称地上下迭压排列的现象。双手叉腰人形多见于早期岩画,学界有早期艺术“蹲踞型”人的看法,蹲踞型人往往与“蟾蜍”“繁殖”有关。右边的猛兽与羊羊的夹心排列,或表达了古人对狩猎成功的交感巫术。右侧北山羊的正面呈现,或富有特殊含义,由于角端并不螺旋,所以并非盘羊。最底部的羊角弯曲度小,应是野山羊。从中我们可以反证岩画中动物的排列,或许隐含着一种宗教秩序。对于岩画的解释,目前大多属于合理想象。你可以说左边是生更多的人,右边是吃更多的肉,两厢合力,我族兴旺。这样的解释看起来是有道理的,只是我们知道,画面真实的含义,物件实际的功能,必然远远大于我们的套路。我们离真相还远。

    比如,蟾蜍的存在未必仅仅指向繁殖,西伯利亚雅库特人认为只有拥有非凡权力的萨满才拥有变成青蛙的能力。贺兰山等地岩画中的巫师形象也存在模仿青蛙的例证,青蛙在早期巫教观中神性极大。古人相信蛙有变幻无穷、死而再生的特殊功能。仔细观察,牌中站立之人,右手持一张口之蛇环绕腰间,更与早期部落神巫有涉。随着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巫师的蛙性渐少,约到早期铁器时代(春秋战国至汉代)巫师便采用了人的形象,同时按照自然狩猎内涵在先,人为放牧内涵在后的次序,由此也可揣度本牌饰的上限年份。

    乡梓学人苏北海先生是岩画专家,解放前任张治中将军幕僚,多年前他作为我们摄制组的学术顾问,每到有岩画之地就十分兴奋,他爬上高坡的速度让人不敢相信是一个上了岁数的老人,他的研究表明,岩画遗迹比较集中的地点多为草原民族的冬窝子,牧民在此度过漫漫寒冬,由此也有更多机会在山石高处(往往是向阳处)费力地镌刻出岩石上壮丽的画面,并与宗教祭祀活动以及伴随的集体文娱活动发生关联。

    天铁,藏语称“托甲”,译为天铁或雷石,藏区很多山蕴藏丰富矿藏,雷电击打熔烧金属矿石后形成的金属结晶体原铁即天铁,可做护身符。突厥人对于雷击的金属岩石也有敬畏,这与北方民族中对雷的敬畏崇拜有关。我私下也怀疑,托甲或与突厥语的“唐喀”(印章,图形,后以唐卡闻名于世)有关。据传唐卡绘画最古老的源头就是一幅石板画,现在天铁也已经泛化成为一个文化概念,所以也容纳了更多的物件。张亚莎认为,藏区北部早期古代遗存的天铁,与西亚文明有深刻联系,其实不少早期的天铁与中亚的铜挂件、小型青铜雕塑之间的关系是十分显著的。                  老 赵  文/图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大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用户名:匿名发表 *不选请在前面输入您的大名
*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输入4位数的验证码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广告联系电话
免费服务热线:400-661-9909

广告服务传真:025-84460253
业务一部:1380903946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业务二部:13913827499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业务三部:1385172733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业务四部:15905145739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会员协议

版权所有 南京海盟广告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7 扬子晚报广告部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400-661-9909 传真:025-84460253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中山南路230号安瑞大厦4楼 QQ热线:494305431

苏ICP备110440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