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蘅 这两天发生了那么两件事,都是关于我宝贝儿子的。第一件事是我妈带着我20个月还不到的儿子去广场上玩儿,认识了一个别家的小哥哥。这小哥哥看上去应该有两三岁,带着他的是他的奶奶(我妈的口供),随身携带的玩具是一辆滑板车。
我儿子糕少因为年纪还小,玩不了滑板车,自己带着出去玩的玩具是一辆玩具小汽车。据说他很快就和这个小哥哥混得很熟,主动把自己的玩具小汽车给了小哥哥玩。小哥哥的奶奶于是很热情地表示,你们也可以玩我们的滑板车。糕少没玩过滑板车,看着很新鲜,拿过来玩了一阵之后就不肯放手了。 据我妈说,这个时候那个小哥哥就不乐意了,过来表示这个滑板车我要玩,你下来。糕少不会讲话,只知道拿手拽住滑板车的手柄,于是小哥哥不再废话,上去就是一拳。我妈说到这里的时候声音都变调了,几乎是快要声泪俱下地朝我控诉说:“你儿子太老实了呀,别人打过来都不知道躲!我告诉你,我一定要送他去学跆拳道,分分钟能把别人门牙打掉!”我说妈你怎么教育孩子的,你怎么不让糕少把东西还给别人呢?我妈理直气壮,说人家奶奶说我们可以玩的!我说即便是这样,也是人家的,人家小孩子不乐意了要拿回去,糕少还小不懂事,你做大人的要主动还给人家啊。我妈火冒三丈,说那他打人就不对!“呃,是的,打人是不对,可是人家奶奶没管吗?……”我妈的气焰瞬间低了几格,嘟嘟囔囔地说:“他奶奶过来打了他几巴掌……”我说那不就行了,要是糕少不还人家东西,你会上去打他几巴掌?我妈兀自气咻咻地咬着牙,对我说:“我一定要让你儿子学会打架!” 很显然,我妈认为自己的外孙受到了欺负。于是前因后果全不计较,先想到的就是要打回去,不可以吃亏。而她当然认为我在说风凉话,反正又不在现场。如果她网络混得再好一点,还可以说我在当圣母。 我这个圣母马上受到了挑战,我妈的口供孩子不是药引子。隔天我把糕少放在自行车后座,带出去兜风。糕少手上拿着个小气球,一路玩啊玩啊的没捏住,飞了。我赶紧掉头去找,结果发现一个老头捡了起来,已经交给了自己的孙女或是外孙女在那里玩。我推车过去,很客气地表示:这个气球是我们的,你看我儿子涂在上面的水彩笔道道还在,还给我们好吗?老头朝我看看,置若罔闻。他孙女看起来已经有四五岁了,一样,置若罔闻。 一瞬间我对自己的普通话产生了强烈的怀疑,凑上去重新又说了一遍。那个老头也就不朝我看了,把孙女儿扛在自己的肩膀上,拿着我们的气球,走了。这就很尴尬了,我要不要追?我儿子瞪着莫名其妙的大眼睛,看着自己的气球就这样到了别人的手里。可他始终非常安静,最后还朝那个女孩子挥了挥手。我也不确定我的儿子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反正我们这对看上去很low的母子,也只好就这么算了吧。 回家告诉了我妈,我妈当然跳了起来。说你看看,就知道你没用所以你儿子也没用吧。你为什么不拦住他们,抢回来?就算是个气球,那也要抢回来。现在这个社会真是出强盗啊,光天化日都可以这样捡东西不还。这家子肯定都是贼,今天是气球,明天是钱包……捡你钱包你也就算了吗?我说那不一样吧,捡了钱包我就要报警了。 当天晚上我也思考了一下,是否有必要我先去学个跆拳道。 真的有必要吗?其实我们这些大人难道不是在拿着自己的孩子当药引子,去给自己的怯懦或者是时常心怀着的“不能吃亏”或是“丢了面子”找借口吗?到底是我们在怕吃亏,还是怕我们的孩子吃亏?小哥哥打了糕少之后,第二天他们又混在了一起玩。而糕少对着那个小姑娘挥挥手,到底是在说“气球是我的”还是“送给你玩”呢?老实说我觉得一冲上来就会打人的孩子,家庭教育未必就好,我何必要让自己的孩子也变得一样。丢的那个气球丢了就丢了,我终归还是要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拾金不昧的吧。 需要吃药的,显然是我们这些大人。我们的孩子原本只是我们的孩子,不知不觉就会变成我们的药引子。这才有了“爸爸想要钱的就说孩子缺钱,妈妈想打人的就说是替孩子打人”。让人心乱如麻的是我们这些本心不纯的大人,就别拿孩子去灌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