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嫦娥二号和三号总指挥顾问、总设计师顾问叶培建1日在京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谈探月工程最新进展及嫦娥卫星现状。 嫦娥五号多项技术已突破 探月三期任务将主要实现无人自动采样返回,嫦娥五号将是任务执行者。 叶培建说,嫦娥五号作为三期工程“主打星”,将于2017年左右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完成探月工程的重大跨越——带回月球样品。 届时,中国科学家手头上将首次拥有我们的飞行器带回来的月球样品。“那是历史性时刻。”他说。 和嫦娥三号由着陆器、巡视器组成不同,嫦娥五号由上升器、着陆器、轨道器、返回器组成。嫦娥五号的任务也“难多了”。 叶培建说,在月面取样完成后要封装,要求不能有任何可能引起的污染;要在月面上起飞升空,这将是中国飞行器第一次在地外天体起飞上升;还要在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与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不同,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测控技术难度大、精度高。 嫦娥五号还要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11.2公里/秒),返回地球上的中国可控范围。“这是我们要突破的关键技术之一。”叶培建说。 当前,嫦娥五号研制进展良好,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 “玉兔”已经完成了“既定动作” “玉兔”是中国首辆月球车,它在月球的生存与健康状况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叶培建表示,按照最初任务计划,“玉兔”已完成“既定动作”。对“玉兔”出现的故障,科学家仍然在努力修复。 2月23日,嫦娥三号再次进入月夜休眠。叶培建说,着陆器正常,但巡视器“玉兔”状态不那么让人兴奋。“我们盼望它再次醒来。” 对于玉兔遭遇的“技术故障”,叶培建说,作为航天人,我们有很大的歉意;航天探索有很多未知数需要人类探索,很多问题要重新认识。比如,月球环境之恶劣。“人类对月球复杂的地形和地貌、辐射、月尘、温差等认知尚少,这些可能导致通信中断、方向迷失、车体无法动弹等病症。” 未来玉兔会否“回家”?叶培建说,不会。 会不会送新的“玉兔”到月球?叶培建说,从长远看有可能,因为对月球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嫦娥四号将用来做“更创新”的事情 叶培建透露,为确保“返回”任务的精确完成,中国将在2014年发射一个嫦娥五号试验器,飞行到月球附近,绕月球后,从月球返回。 “返回轨道和嫦娥五号一样,返回器也是一样。”叶培建说,这将验证中国是否掌握从月球返回的技术。 叶培建评价,嫦娥三号在月球轨道安全降落,精准、漂亮;实现自主避障,创造了落月航天“第一次”的纪录。此外,中国把巡视器“月球车”安全从着陆器上分离,在月球上行走,成功突破探测器月夜生存技术;还有,嫦娥三号上的科学载荷,获取了很多新成果。 “由此,中国对月球环境有了比过去更加清楚的认识。”他说。 随着探月二期的落幕,原本打算用作嫦娥三号备份星的嫦娥四号将发挥什么作用呢? 叶培建认为,不应该让嫦娥四号再做与嫦娥三号重复的事情,而应该去做更有创新、更有意义的事情。 我国已具备开展火星探测的条件 除了探索月球,我国已经具备开展火星探测的条件。 叶培建表示,深空探测,必须要走到比月球更远的地方,我国航天人在嫦娥一号完成后就设想探测火星。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已比较成体系。尤其是探月工程二期后,我国建立完善了地面站,解决了测控通信等难题。“目前,我们已经具备开展火星探测的条件,包括可以发射一个火星探测器,围绕着火星‘转’起来进行探测星球,也可以设法‘落’下去,测控通信等都没有问题。但什么时候去,取决于国家财力和决策。” 截至目前,人类共进行了40多次火星探测,半数以上失败。2011年,搭载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的俄罗斯探测器出现故障,我国首次火星探测行动流产。 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