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服务热线:400-661-9909
您的位置:首页 > 数 字 报 > 数字报 > 医患签约“拒红包” 外部制约才有效
在线登报
医患签约“拒红包” 外部制约才有效
  • 作者:佚名 2014/2/21 10:14:37 来源:扬子晚报 【字号: 】 查看

    国家卫生计生委决定自2014年5月1日起,开展医疗机构和住院患者签署《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工作,二级以上医院必须开展(今日本报A2版)。

    以协议的形式,约束医患之间的红包行为,似乎是一种创新。毕竟,协议是白纸黑字写下的东西,它可能对一些患者和医生产生一定的震慑作用。但以为签协议就可以理顺医患之间的关系,消除红包现象,无疑有些想当然。因为,一份协议要想产生真正的效力,还需要基本的前提。

    协议产生效力,一般取决于两个前提:或是签署双方是诚信的,他们会自觉地执行自己签署的承诺;或是签署双方受到外部的制约。这些外在的强制约束可以是诚信体系,也可以是具体的法律法规。无论是哪一种形式,这些强制约束都存在这样的特点:一旦发现违反协议的行为,当事人必然受到严厉处罚。如此,协议也可以产生效果。

    那么,实际生活中,不收不送红包协议具备这两个前提吗?首先,内在诚信的前提是严重匮乏的。其实,医生不能收红包是一种基本的职业道德。患者当然也清楚这个道理。在正常的医患关系中,根本不应该存在红包这样的东西。但是,因为医患关系的不平衡,以及缺乏外在有力约束,红包的收与送甚至已经成为明规则。那么,如果诚信本来是缺失的,多一个书面的协议又有什么用?医生和患者大笔一挥就可以签署协议,但是私下里,他们会把这个协议当成废纸。

    其次,外在约束的前提也不能清晰看到。外在约束可以是诚信体系。如果,诚信体系是健全的,任何不诚信者都会被诚信体系惩戒,就能形成正常的淘汰机制,人们就会懂得、学会、坚持诚信。而如果诚信体系是缺失的,不诚信者不仅不会遭到处罚,反而可能获利更多,人们显然要掂量掂量诚信的价值。当然,外在的约束还可以是法律法规。如果,制度将收受红包上升到受贿的高度,对红包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也就没有多少人敢以身试法。现在,之所以红包横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人们把红包故意曲解为感谢费,既然是感谢费,收受又何妨?

    当个人诚信缺失,诚信体系不健全,而关于医患红包的法律法规又没有具体化时,红包就不可能自动地消失。尽管,一些人可能因为签了不收不送红包协议,而产生一些警惕和反省,但在现实利害关系面前,人们又总会作出符合个人理性的趋利避害的选择。因此,仅仅是倡导还不够,仅仅是签署个协议还不够,要么完善诚信体系,要么明确红包的性质与处罚。否则,红包还会像顽疾一样存在。

    (江苏 李劭强)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大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用户名:匿名发表 *不选请在前面输入您的大名
*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输入4位数的验证码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广告联系电话
免费服务热线:400-661-9909

广告服务传真:025-84460253
业务一部:1380903946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业务二部:13913827499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业务三部:1385172733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业务四部:15905145739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会员协议

版权所有 南京海盟广告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7 扬子晚报广告部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400-661-9909 传真:025-84460253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中山南路230号安瑞大厦4楼 QQ热线:494305431

苏ICP备1104408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