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为每一所初中合理划定对口小学”。日前,教育部再次发文,要求19个大城市尽快制定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方案,南京被列入其中。记者昨天了解到,30年前,南京玄武区曾经进行了一次颇受瞩目的小升初招生改革。从1984年到1992年实现全区小学和初中对口直升,改革不仅让原本要选名校的孩子留在了对口初中,而且玄武区办学成绩全市领先。扬子晚报记者 王璟 当年 30年前一场“小升初”改革在全国有影响 “免试直升,就近入学” 说起当时的那场改革,曾经主导者之一的玄武区教育局局长孙菊生记忆犹新。现任玄武外国语学校董事长的孙菊生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找出一份泛黄的报纸。在这份1992年3月14日的《中国教育报》头版,刊登了一篇名为《取消小学升初中考试以后——南京市玄武区深化初中招生制度改革的调查》的文章。孙菊生说,“对九年义务教育来说,小学和初中是有层次之分而又互相衔接的整体。如果不改变单纯为‘升学而办学’的思想,既难以实施‘免试直升,就近入学’的招生原则,又使得升入中学的学生难以适应初中教育、教学的管理。为此,当年玄武区酝酿招生制度改革。” 区领导不给“写条子” 1984年,玄武区首先将条件较好的第九中学与长江路小学挂钩直升;1985年,又将办学基础较差的锁金中学与该地区3所小学挂钩直升。这两步中小学挂钩直升,群众称之为“门当户对”。 1986年,玄武区给九中增挂了附近较差的两所小学。1987年,在后宰门地区试行原来办学基础较差的第54中与这个地区的4所小学挂钩直升。“后两步试点难度很大,特别是54中试点更艰难。当时该地区是大型电子工业、部队机关和市区机关宿舍密集地,居民对子女期望高,择校风很盛。54中新生来源较差,教学质量也较低,因此,该地区改革招生办法阻力大、难度大。” 孙菊生告诉记者,当时玄武区委、区政府首先抓内部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区委、区政府领导机关干部,顶住了人情风,不给择校家长写条子、打招呼。这样,后宰门地区4所小学1987年毕业生全部免试直升54中。 原来的薄弱初中“崛起”了 1988年暑假,玄武区招生办法改革又跨出了第五步:梅园中学、34中各自与邻近的两所小学挂钩,实行划片直升。当1990年暑期招生,玄武区又将地处市中心的两个小片的两所办学条件较好的中学分别与该片邻近的一所办学条件较差的小学挂钩直升。至此,全区直升的班级数占全区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总班数的65%。在接下来两年里,玄武区又努力在全区实现小学毕业生就近直接升入初中学习。 令人欣喜的是,玄武区实行中小学挂钩就近直升后,学校之间加强了沟通和联系,挂钩学校定期相互听课、共同备课,研究彼此教学长处,促进了教学质量提高。“当年立‘军令状’的54中崛起了,当年中考成绩在全区领先。”时任南京市教育局局长的周德藩告诉记者,最开始实行时虽然比较“铁腕”,但第一年还是有8%生源跑了。可到了后来,学校办好了,一个生源都不想走了。 经验 政府要有改革决心 办好每所学校是关键 当时玄武区的改革曾名噪一时,后在鼓楼区等地也进行了推广。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一做法最终没能继续下来。即使如此,当年的这一改革也是克服重重苦难,最终啃下了难啃的硬骨头。其中,一些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 “要想解决择校热,让孩子们就近入学,政府首先要有决心。”孙菊生分析道,第一,要努力办好每一所小学和初中。特别是对薄弱的小学和初中要下决心,采取切实措施,限期改变这些学校的面貌。校长和老师要设法提高教学教学质量。这样才有可能使得大多数的学生、家长提高对招生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第二,必须建立严密的学籍管理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严格学籍管理,控制非正常的学生流动。对违反学籍管理的现象,要严格查处;第三,改革要有地方政府的支持;第四,要引导正确的择校观。家长们盲目追求所谓名校,甚至不给孩子择校就像丢了自己的面子,这些择校心态都需要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