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这个寒假里,南京300多名中小学生、20多支雏鹰假日小队和大学生志愿者一起,参与到本报和南农食品组织的2014年暖冬大行动中。他们带着爱心礼物,走入特困家庭;他们的家庭和特困家庭结对,帮助200多户特困家庭渡过难关。 “爱心年货暖寒门”暖冬大行动已经举办了9年,有数百个爱心家庭和特困家庭结成了对子,并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如果你身边有需要帮助的人;如果你想加入我们的爱心小市民、小记者的采访团;如果你要认一户“穷”亲戚,请给本报读者热线96096来电话,我们将和你一起,继续传递爱的温暖。 今天,我们选登部分学子们的走访手记。2014,愿我们与爱同行。 扬子晚报记者 吴俊 丈夫婆婆都是残疾 坚强阿姨撑起一个家 南航艺术学院 马潇 力学小学五(3)班 李栎然 在秦淮区三条巷的一处老式居民楼内,住着李荣萍一家。年近八旬的婆婆需要照顾,身边还有一个患有精神疾病的丈夫,在校读书的儿子。这一家老小四口人,全靠着阿姨李荣萍到处打打零工过活。这个春节,他们过得好吗?我们南航艺术学院爱心小分队和南理工实小假日小队队员一起,带着油、肉、蛋等前往他们家中看望。 李荣萍一家,住在80年代的老房子里,墙皮都已经脱落的不成样子。不到50平米的屋子分成四个房间,两间卧室里分别住着自己一家三口和丈夫79岁的老母亲,厨房的墙壁都已经被熏成了黑漆漆的一片,狭小的客厅连挤下四个人都觉得困难。客厅里仅有的家具是一张不大的方桌,桌上摆着一盏普通的台灯,李荣萍打开灯,在这里开始了与我们交谈。 “孩子爸爸在1989年时,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李荣萍凑上前来小声地告诉我们,怕在一旁同样患有精神疾病的婆婆听了受到刺激。“结婚以前不知道他有这个病,我那时候刚从农村上来,从没谈过恋爱,经人介绍跟他认识,当时就觉得这人挺老实的,也很少讲话。”一直到儿子两三岁的时候,李荣萍才从邻居口中得知了真相,“打击挺大的,想过一走了之,但是儿子怎么办呢?我是为了儿子留下来的。” 去年,是李荣萍最难熬的一年。婆婆的精神病犯了,在家里没日没夜地闹,“放火”、“晚上不睡觉”、“成天满大街跑,被110送回来又跑出去”,不管怎么劝老人家就是不肯去医院。“真的太难了,我都不知道要怎么过下去了。”一边要照顾还在上学的儿子,一边还要忍受婆婆整日精神上的折磨,李荣萍深感“力不从心”,就算是现在回想起来,这个历尽坎坷的女人也还是不由得低下了头。 现在,为了要照顾丈夫和婆婆,李荣萍没有办法出去工作,只能打打零工。我们到她家的时候,她刚刚做完两个小时工回来。李荣萍说,晚上伺候丈夫和婆婆睡下了,她就会到家门口的三条巷摆摆摊,卖卖水饺、小馄饨什么的,经常是晚上6、7点钟出门,夜里2、3点钟才能回来。“拖得时间长,多多少少可以赚一点钱。” 李荣萍的儿子小季在南京一家职业技术学院读五年制大专,“现在已经是大三了,快要熬出头了。”谈到儿子,李荣萍的言语里充满了骄傲。她说,当初儿子选择的是数控专业,因为“工作好找”。 在她的儿子放假的日子里,送货、送水、送煤什么的,还帮家中做饭,李荣萍说,想当初为了儿子留下来,现在看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儿子说过,等我毕业了就好好照顾这个家。”说到这里,一直微笑着的李荣萍忍不住抹了下眼泪,“儿子就是我的希望,有儿子就有盼头。” 八旬独居老人大病一场 好心邻居伸出援手 中国传媒大学 王甜 芳草园小学五(2)班 何 蕊 在鼓楼区热河南路街道二板桥514号的一间平房内,生活着一位独居老人。老人名叫彭忠明,今年已经是81岁高龄了。去年年底的一场大病,让老人原本就拮据的生活变得更加窘迫。近日,我们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的爱心小分队和力学小学五年级的假日小队队员一起,前往彭忠明老人家中,为老人送去问候。 见到彭忠明老人的时候,他正坐在巷口的板凳上晒太阳。老人的目光略显呆滞,身子也是瘦瘦小小的,整个人蜷缩在一起。他住的屋子大概20平米左右的样子,只有一间房,一进门就能把整间屋子一览无余。房子的中央摆着一架老式的单人木床,这是老人每天睡觉的地方,也是屋子里唯一的“大件儿”,剩下的空间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杂物,看上去都有些年头了,家里面唯一的照明工具则是一只普通的日光灯管。 2013年12月10日,彭忠明老人因为胃萎缩住进了医院,其间还做了三次胃镜,着实把老人“折腾得不轻”。“花了三万多块钱,医保给报销了一半。”剩下的钱也是东拼西凑借来的,但这一万多块钱的开销,对于彭忠明老人来说,的确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周围的邻居听说后,立即伸出援手。 老人说,自己跟邻居的关系都还不错,家里面有点什么事情邻居们都会来帮忙。“邻居家做点饭就送些给我,我自己也做不了,有时候邻居还能帮忙扫扫地、晒晒衣服什么的。” 老人所在的白云亭社区居委会也很照顾老人,平时有点小慰问都会想到他,还曾想要给他安排社工上门做家政服务,但被老人拒绝了。“有些事情自己能克服,就不要麻烦人家了,我自己搞搞就好。”老人说他天生就不喜欢麻烦别人。 慈善结对,让爱永驻 琅琊路小学六(5)班 季雨萱 前几天,我和扬子大记者一同参加了一场由扬子晚报和南农食品主办的慈善结对会,在结对仪式上,我认识了一个女孩,她没有爸爸妈妈,只有奶奶和她相依为命,她生活窘困,甚至连学校伙食费都付不起……但她说:“这世界上还有比我更痛苦的人,他们比我更需要帮助。” 听了这样的介绍,我觉得心里好酸,更有了一份对她的敬意。眼前的她穿着干净整齐的衣服,有点害羞,似乎“贫困”不应该出现在她的身上,让人无法想象的是荧屏上展示的她的家,那么狭小,破旧,灰暗,她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学习的。 扬子晚报记者通过一段段视频,告诉我们许多困难家庭,背后都有让人难以忘怀的故事,但是他们坚强地面对生活,没有被贫困击倒,他们让我的心中充满阳光。 当天,所有的困难家庭的同学,都得到我们带去的礼物,看着他们大包小包满载而归,我感觉到帮助别人不是嘴上说说的,只有做了,才能真切地体会到什么是心中有爱,我们才能帮助更多的人,让更多的家庭一起来传递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