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有一种类家庭寄养的孤儿养育环境“新和家园”,2006年由来自海外的慈善基金会创办,让情况合适的孤儿,进入经过选拔的社会爱心家庭进行寄养。8年来,7个家庭在福利院专门开辟的类家庭区,共养育了几十名孤儿。像真正的家庭一样,父母与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随着父母年岁渐大,一些孩子经过康复、教育,他们逐步能自主行为并建立健康的人格。但是最近一个家庭发生了一点变故:父亲生病母亲需要入院照护,4名孤儿暂时没有了原先的家。情急之下几个孩子被临时寄养在其他几个类家庭中。福利院为此向社会招募一对具有爱心、能在福利院的“家”里养育4名孤儿的父母。 实习生 熊莉 扬子晚报记者 董婉愉 文/摄 什么是“类家庭”寄养? “类家庭”寄养是南京儿童福利院自2006年起为院内孤儿建立的一个稳定、温馨的生活,帮助孤儿与养父母建立亲子关系的模拟家庭。该公益项目由美国“半边天”基金会资助,类家庭的妈妈每月2100元工资由他们支付;而家庭需要的房屋、设备及水电气等,均由福利院承担,院里还对每个类家庭中的孩子每月给予生活费补贴。“养父母文化在初中以上,45-55岁之间,自己孩子的年龄超过18周岁,母亲必须全职在家照顾孩子……”福利院负责类家庭工作的赖女士强调:说到底,具有爱心是超越一切的条件!记者了解到,南京儿童福利院的类家庭做法启动时,曾向全社会公开招募具有爱心的家庭,经过筛选比较,最终有7户家庭入选。福利院把大门口东部一幢三层楼拿出来,每个家庭面积在80平米左右,全面按照残疾孩子的特点布置一新。孩子们的小床、被褥,甚至服装都是福利院提供。 9岁女儿进门就要妈妈抱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新和家园”。敲开一楼西头的杜家,碰巧父母都在家,几个孩子陆续从福利院接受培训、上课后回家。9岁的大女儿孔悦玲进门就扑进杜妈妈的怀里,喊着要抱。孔悦玲是个早产儿,生下来只有1斤9两。早产儿大脑发育不健全,一直到4岁,孔悦玲还不分男女,见到爸爸也喊妈妈,经过多年的康复训练,现在已与健康孩子区别不太大。 52岁的杜妈妈和丈夫在2008年4月来到新和家园,带的几个孩子有的康复不错,被国外家庭收养了。而他们自己的孩子已经20多岁,平时两夫妇全心全意照看几个孤儿子女。他们入住新和家园后,就把自己家的房子暂时出租,房租用来补贴类家庭里的几个孩子。 想起远在美国的安娜妈妈就流泪 一楼东头徐晓洁家情况有些特殊,徐妈妈自己有个孩子患有唐氏综合征,她现在最宠的3岁养女姜丽丽也是同样的病。因为悉心照料,现在丽丽康复得很好。“康复后的孩子被别的机构或家庭领养,你想他们吗?”记者本是不经意的询问,谁知竟让徐妈妈的眼眶顿时红了。 原来,就在一年前,徐妈妈带过一个唐氏综合征女孩安娜。徐妈妈从卧室里拿出安娜的照片,“安娜被公安送到福利院时脑部还有积水。”但徐晓洁没有放弃,她每天把女儿送到福利院治疗,孩子越发健康可爱。2012年,3岁的安娜被美国一对夫妻领养,成为南京儿童福利院唯一一例被国外领养的唐氏综合征患儿。看着照片,徐妈妈又忍不住流了泪。 爸爸晚上回家孩子们闻声拿好鞋 来到2楼已近中午,一个人在家照顾5个孤儿的田龙英正在给孩子们添饭,桌上有肉圆子、芦蒿香干等五菜一汤,一一对应着每个孩子的胃口。田女士家是最初入住新和家园的类家庭,丈夫平时在外工作贴补家用。说来有趣,孩子们与父母感情深了,每天晚上爸爸回家时竟都能听出他的脚步声,一进家门大儿子第一个给父亲拿好拖鞋。田女士的丈夫感动不已:想不到年过半百还在享受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 新和家园负责人说,徐妈妈一家如果不是疾病的原因,是肯定舍不得离开的,他们也是新和家园成立8年来第一个被迫离开的家庭。这次招募的类家庭父母,要求夫妻有过抚育经验,能像现在这7户家庭一样,为孩子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庭。 南京市儿童福利院朱洪院长介绍,2015年南京市儿童福利院将整体搬迁到江宁祖堂山福利院附近,那里已经规划了16户类家庭,将寄养共64个残疾儿童。“每户家庭面积90平米,设置了父母房、起居室、儿童房等,每户家庭还是抚育4个孩子。”他透露,新址床位设计达860张,规模将是现在的4倍。“我们现在起也接受2015年的类家庭爱心父母报名申请!”咨询电话:84822286转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