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4年“春运”今天结束,这项“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可谓中国的特色标识之一。而在“春运”中间,“临客”又堪称最能代表“春运”的标识之一,绿皮车、拥挤的人流、回乡辛苦但甜蜜的心情,所有春运的表情在“临客”身上都能找到。 南京有群以“80后”为主体的小伙,他们多年来一直钟情春运“临客”。众人印象中拥挤不堪的临客,在他们眼中却是最爱。最早者从十年前就开始每年春运观察这种特殊的列车。因而一路记录,不经意间见证了春运这十年。 扬子晚报记者 谷岳飞 今年三次行动专拍临客 “春运”是道“大餐” 赵畅今年26岁,现在南京一家知名企业中工作,从小就喜欢火车。在南京这座城市中,有很多类似赵畅这样的年轻人,他们对各种火车头、铁轨、车厢了若指掌,堪称“痴爱”。春运期间,会有很多的临客开出,这让他们兴奋异常。“对于我们来说,春运就是道大餐,平常看不见的东西,现在都能看见,而且时常还有惊喜!”赵畅说。 今年春运期间,赵畅分别在大年三十、初三、初五三次去拍“临客”,每次地点都不一样,第一次是在中央门的白宫大酒店,因为该酒店一栋停车楼就紧邻铁道,而且此地又靠近南京站,此地视野开阔,是南京火车文化爱好者拍火车的“御用观察点”。第二次,赵畅选择了尧化门的户外;第三次则是南京东站的一栋居民楼内。“每一次看,都有惊喜,”赵畅说。 春运拍“临客”日记 在今年春运拍临客的三次行动中,临客L217首先给赵畅带来惊喜。赵畅发现这趟车牵引的机头是货运机车头,“该列车从南京到芜湖是用ND5型内燃机车头担当牵引,该机车是宁芜铁路固定跑货车的,一般情况下不会用该机车牵引客车。”“这在平常很少见,也只有在春运期间,运力紧张的情况下,才会将货运的机车头用来跑客运。” 接下来,初五出现的L8585次列车也让赵畅没少按快门。这趟车是从上海开往阜阳的,全列为软卧。特殊之处在于它的车厢,上印有“假日旅游列车”6个字。“这个是上海铁路局用来跑旅游专列的火车,全国只有上海局有两组该车厢。平常很少能见到,也只有在春运期间才能碰到。”在赵畅眼中,今年春运和以往相比,还有两个较为特别的细节值得一说。 一个是动车也来跑临客。赵畅介绍,当他看到由上海开往郑州的动车D666时,特别激动。因为,此前也听过有动车执行临客,但他是第一次亲眼看到“真家伙”,“这趟车是春运临时加开的。” 另一个让赵畅眼前一亮的细节是客车L454。赵畅介绍,一般临客车是春运时期编组的,车底比较老旧,如果要实现空调功能,需要在列车上加挂一节空调发电车,但这趟临客不见了发电车。 赵畅解释道,其原因就是它采用的是最新的车厢,而不是东拼西凑老车厢。“这种最新的车厢,行驶过程中空调完全由机车供电,在临客中少见。” ■十年春运变化多 临客已不再是人们印象中的绿皮车 “现在临客已经不是过去人们印象中的绿皮车,”赵畅对扬子晚报记者说。嵇昊威今年28岁,研究生在读,这位打小在铁轨旁长大的南京人对春运也是情有独钟,他观察春运临客的时间更早,从2003年还在读中学时就开始了。 嵇昊威介绍,十多年前,临客牵引的机车较为陈旧,最高时速也就100公里,而现在的临客则普遍提速,一般都能有120公里,更不用说由动车、高铁来执行临客的列车了。“从车厢上看,十年前基本上都是绿皮车,而现在各种类型都有,”嵇昊威介绍,现在执行临客任务的列车车厢据他观察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国产双层车厢,一种是庞巴迪,还有就是假日旅游专列,过去没有空调,而现在不仅有空调,各方面设施也较以前有很大提升。 嵇昊威表示,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临客大多数是一些速度慢、停靠站多、车厢条件一般,没有空调的“绿皮车”。而现在临客多以空调车和动车组列车为主,运行时间相对以前也大大缩短,一些“绿皮车”逐渐被淘汰。 嵇昊威介绍,据他了解,南京像他和赵畅这样的爱好火车的发烧友有100个左右,年龄集中在16岁—30岁这个年龄段,其中80后是主体。他们不经意间成为中国春运的一个特殊记录者。在他们常聚的论坛上,记者看到一位网友的留言:“中国春运一直备受诟病,这么多年来,如若不是这些爱好者的存在,外人估计很难知道其实春运也一直在进步。” |